求助: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0:15:21
1.如何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精神来处理校园人际关系1000字
2.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稳定的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整合功能角度进行论述)1000字
3.儒家的伦理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的地位和作用2000字
求助 谢谢

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之“孝”“忠”辩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了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对于人生的阐释,让我有感触的即“孝”与“忠”。

  谈起“孝”,不得不谈起那篇中国农耕时代的代表“孝”的经典文录《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其意思为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的清清楚楚。对于“以孝治天下”的泱泱晋国,“孝”的意义可想而知。

  要论孝,很多人说,“孝”就是能养育的意思。那现实生活中的猫猫狗狗,都是被人所养,难道这就是“孝”吗?有人那是最浅层的意思。孔子的《论语·为政》中批评过这种说法。孔子曰,何为“孝”,即继承先辈之志。

  从古至今,“忠”和“孝”已成为中国人论好男人的标准。“忠”即对国家,组织,岗位的忠诚,其意义偏向于事业。而“孝”即对父母,长辈的赡养,关心,其意义偏向于家庭。在我个人的理解中,一个标准的好男人就是在家庭和事业上都成功的人。事业的成功是一个男人梦想实现,终身奋斗的结果。是用来证明一个男人真实存在过,其个人价值的标志。从另一种角度说,它是男人的精神动力。家庭是一个男人温馨的避风港。在这里,他可以述说自己内心的忧郁,工作的不顺,享受社会中唯一的真诚。从另一种角度说,它是男人奋斗的感情后盾。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把那些想成为标准好男人的梦想打破了。一个好男人还要有一个自己的思维理解。在我看来,其实不然。儒家学说里,曰,“孝者,所以事君也”。孝的适用范围远比忠来的广大,不仅仅是对生身的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对君父,地方官,授业解惑的老师。皇帝也叫君父,地方官又称父母官,就连当过一天的老师也可以终身为父,学生须孝敬到老。因此,“忠”即“孝”的一部分,那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便不功自破。

  这样子,又给了那些正在探索如何成为好男人的人一些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