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里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1:42:18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分别的主要内容不要和在一起的,好我再加分。

完璧归赵:赵国又个和氏璧,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去换,蔺相如把和氏璧给了秦王秦王不提交城的事,蔺相如又让下人吧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负荆请罪:现在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就想尽办法是蔺相如丢尽脸,结果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认识自己的错误,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来了。

渑池之会: 到了渑池,见到秦王,双方行过礼,秦王让赵王鼓瑟,记下来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逼着秦王击缶,记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全是我自己总结的啊!

  1.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3. 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1完璧归赵:赵国又个和氏璧,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去换,蔺相如把和氏璧给了秦王秦王不提交城的事,蔺相如又让下人吧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2负荆请罪:现在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就想尽办法是蔺相如丢

脸,结果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认识自己的错误,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来了。3负荆请罪:现在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就想尽办法是蔺相如丢尽脸,结果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认识自己的错误,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来了

完璧归赵:
蔺相如用自己聪明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的要会了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