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要有鉴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3 22:34:25
请说得详细一些

《玉楼春》辛弃疾(宋辽金元文学-宋代)
语音文件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评析]

这是一首惜春的词作。全词新颖别致,显示出辛弃疾词于豪放之外的另一种风格。作者永远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即使她是那样渺茫、难以实现,然而他仍然执著地等待着!这就是爱国词人辛弃疾能创作出大量雄壮词篇的原因。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诗人早起,走出家门,放眼望去大为诧异:山怎么不见了?昨晚还好好的,是谁半夜里偷偷的推走了呢?再细一看,明白了八九分:是四面的浮云干的好事吧,差不多,不是你们,还能有谁?于是,诗人开始寻找,可是走遍了整条小溪,始终不见青山的踪影。

迷茫呀,失望呀,着急呀,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一阵风吹来,那看似无所不在的浮云顿时随风飘散,东南方那擎天柱似的山矗立在眼前。就连不问人间俗事的老僧也为青山的出现而欣喜,拍手相夸。

这首词的取材其实寻常得不能再寻常了:云笼罩了山,来了一阵风吹散了云。可是,经诗人的生花妙笔一点化,却具有非凡的魅力。

首先,着一“推”字写活了眼前的云与山,使之具有了生命。面对她们,诗人可以对话,可以惊异,可以猜测,可以责怪。

其次,行文曲折有致跌宕起伏,不见山时的意外,寻觅不着的失望,云散山出的惊喜,竟让诗人在不经意间极其自然的表现了出来。

其三,有意蕴,有寄托。词中的云,乃是奸谗小人的象征,西风则是诗人想象中的某种机遇机缘,而那擎天柱一样的青山正是诗人人格精神的化身,也是坚持抗敌收复失地的主战派的象征。

戏赋云山,竟“戏”出了名篇,这就是大气,就是大家风范!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玉楼春》 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