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使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36:30

庄子谈齐物实践(下)

(齐物论第二)

苏宰西 李静芳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承认它可以认同的一面,否定它不能认同的部分。大道是在践行中形成的,万物的名称是被叫出来的。什么叫对了呢?对当然有对的道理。什么叫不对呢?不对就有不对的道理。什么叫可以呢?可以有其可以的理由,什么叫不可以呢?不可以也有其不可以的理由。万物都有它的本性,万物也都有它存在的作用;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对的,也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以肯定的。所以茅草杆与大柱头、丑女厉与西施是一样的,一切千奇百怪的东西,从道的角度看万变不离其宗都归于一。

事物从道中分化出来就是具体事物的形成,新事物的成就是旧事物的毁灭。凡物无所谓成功与毁灭,最后统统归于一。只有通达的人才知道事物万变归一的道理,正因为这缘故,无用中寄托着大用。庸就是用;这样用就是相通归于一;归于一就能得道;得了大道也就差不多了。万物变化顺其自然吧。把万物看成齐一而不知道其所以然,那就是我们所说的道。

靠自已的聪慧钻研才了解对立双方归为统一,而不知万物本来就是齐一的有所不同,只能说是一种变通。何谓变通?有个养猴子的老头用橡子喂猴子,想改变习惯就对猴子说:“早晨喂你三个,晚上喂你四个。”众猴子都发怒起来。便改口说:“那就照旧早晨给你四个,晚上给三个吧。”众猴子都高兴起来。饲料的名目和总数量都没损少,只是按猴子的喜怒来办。顺应猴子的习性而已。所以圣人调和是非的办法不是争辩,而是把是非调和统一起来,回归到自然运转中,达到是与非各得其所的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