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封建社会都重农轻商?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1:09:19

有社会分工,就有产生商业活动的可能。依这一逻辑推断,商业活动大概在遥远的洪荒年代即开始有了,因为人类很早之前就有天然地理上的生产分工,靠水的捕鱼,靠山的狩猎,靠原野的采集、种植;假若捕鱼部落的成员想吃狍子肉,狩猎部落的成员想 喝鱼汤,两部落之间就有可能发生贸易。不过,有贸易发生,未必意味着商人出现。贸 易可分为物品贸易与商品贸易两种类型,在物品贸易的状态下,交易双方的身份都是生产者,同时又都为消费者,交易的目的是互通有无;商品贸易截然不同,商人介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收购生产者的剩余产品,加上附加值,再销给消费者,商人参入交易的目标纯粹是追逐利润。

中国商品贸易的产生年代今天已不可能准确考证,只知道到商朝时已相当发达,当时出现了交换的媒介——贝币,计算单位为朋。到周朝,商业已被看成社会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一个重要行业,《周书》中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 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诗经》中与贸易有关的句子也不少,比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再比如:“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周朝末年,由 于没有政治权威的统一协调,商业得以恶性发展,有些工具制造商、矿业开发商及流通中间商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其中 著名的有范蠡、吕不韦等。

商业与农业相比,极具扩张性。假如政府不有意识地平衡商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任凭两者在平等的台面上自由发展,商业最终会奴役农业。以现在的目光看,这似乎是 值得祝贺的事情,商业扩张到一定程度,就会掀起工业革命,西欧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在东周时期,中国商业的自由扩张很难引发工业革命,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 则因为工业革命的前提是科学革命,而中国传统上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不可 能从内部产生出科学革命;二则当时中国的农耕文明生机勃勃,它不需要向商业社会的 轨道上转。这注定了东周时期商人们的辉煌事业前途黯淡,因为一个社会的商业活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没有工业革命或巨大规模的海外贸易相迎合,它必将成为这个社 会的病痛。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农耕社会缺乏持续增长 的财富供商人无休止地攫取,他们无极限的商业扩张不能像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