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吟 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4:47:55
苦吟诗人仅仅是指对诗歌的字句认真推敲么?就没有别的什么选材、语言上的特点么?

我认为诗不是编的,里面包括了诗人的感情,也体现了诗人的身活环境

有三首《苦吟》,你要哪首?

答:苦吟诗人不仅仅是指对诗歌的字句认真推敲,更是注重立意及对诗的爱。

作品内容
年代:唐
作者:杜荀鹤
作品:苦吟
内容:

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
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始拟归山去,林泉道在兹。

作品内容
年代:唐
作者:卢延让
作品:苦吟
内容: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评析:】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是在他的《送无可上人》一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灯谜创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成句加注”,便是谜作者艰苦创作的切身感受。以谜论谜,作者匠心独运,会意成谜,底句中的“成”字由原来的“现成的、既定的”转义为“完成、实现、成功”,“注”由原来的“给面句做解释”转义为“倾泻、落泪”,以扣合面意,如是面底对应,丝丝入扣,竟无一字余闲。时下,谜坛不乏以成句为面而字句抛荒之作,此谜亦可为其鉴也。观斯谜,正应了一句时尚的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品味再三,想来此谜若真无知音相赏,天涯老弟岂不要“归卧故山”了!是以为之一评。
作品内容
年代:唐
作者:崔涂
作品:苦吟
内容:

朝吟复暮吟,只此望知音。举世轻孤立,何人念苦心。
他乡无旧识,落日羡归禽。况住寒江上,渔家似故林。

莫非你说的是...咱们语文期中的那个附加题吗?

贾岛·《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