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砂是味什么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1:06:48

【药 材 名】夜明砂【英 文 名】Bat Dung【拉 丁 名】Faeces Vespertilionis【别名】天鼠屎,鼠法,石肝,黑砂星,檐老鼠屎【名称考证】夜明砂 (《日华子本草》) ,天鼠屎、鼠法、石肝(《本经》),黑砂星(《纲目》),檐老鼠屎(《江西中药》)【科目来源】蝙蝠科动物【药用部位】蝙蝠等多种蝙蝠的干燥粪便。【性味归经】辛,寒。①《本经》:“味辛,寒。”②《别录》:“无毒。”
  入肝经。①《纲目》:“厥阴肝经血分。”②《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功效分类】清热药,清热泻火药【功效主治】清热明目,散血消积,软坚散结。治青盲雀目,内外障翳,瘰疬,疳积,疟疾。【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l~3钱。外用:研末撒或调敷。【用药忌宜】《得配本草》:“产妇禁用。”【用药配伍】《本草经集注》:“恶白蔹、白薇。”配密蒙花,清肝明目,消翳障;配晚蚕砂,清肝化瘀;配猪胆汁,清肝明目;配乳香,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炮制方法】拣净杂质,簸去泥砂,或漂洗后晒干。《纲目》:“凡采得以水淘去灰上恶气,取细砂晒干焙用。”【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山区均产。【药材鉴定】为长椭圆形颗粒,两头微尖,长5~7毫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破碎者,呈小颗粒或粉末状。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棕色或黄棕色有光泽的昆虫头、眼及小翅。气无,味微苦而辛。以身干无砂土、色棕褐、质轻、嚼之无砂感、并有小亮点者为佳。【古籍考证】出自《日华子本草》。①《纲目》:夜明砂及蝙蝠皆厥阴肝经血分药也,能活血消积,故所治目翳盲障,疟疾疳惊,淋带,瘰疬,痈肿,皆厥阴之病也。②《本草经疏》:夜明砂,今人主明目,治目盲障翳。【化学成分】含尿素、尿酸、胆甾醇及少量维生素A等。 含灰分63%、总氮3.28%、氨0.47%、尿素0.52%、尿酸0.33%及微量维生素A。还含有磷酸盐、硝酸钾。【相关选方】①治青盲:柏叶一两(微炙),夜明砂一两(以糯米炒令黄)。上药,捣罗为末,用牛胆汁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夜临卧时,以竹叶汤下二十丸,至五更初,以粥饮下二十丸。(《圣惠方》明目柏叶丸)
  ②治小儿雀目:夜明砂炒研,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海米饮下五丸。(《纲目》)
  ③治内外障翳:夜明砂末,化入猪胆内,煮食饮汁。(《仁斋直指方》)
  ④治办眼成内障:夜明砂(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