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庄子、孟子…他们为何不谈爱情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5:30:29
回答得好的,全部积分800分奖励!

是个问题,其实在诗经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甚至更早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坦率和内心的由衷歌颂,甚至有一些比较露骨的性幻想,很有生命力,而诗经这样的诗歌集却被看似清心寡欲的儒道视为经典,实属奇怪。而儒道两家自己又真的没有这种著作,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甚至有些歧视这种儿女私情,这看似是很矛盾的,但是我猜想,当时的爱情观(由诗经看出),可能比现在自然,即儒道学者眼里的爱情(男女之情)和老百姓眼里的爱情一样---自然而然。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孔子用“食色性也”轻描淡写的说出了人的基本规律,即爱情在他们眼里是本性的,就像种瓜得瓜一样,水到渠成,使人性的一部分,无法改变,没法设计,所以对这个问题也就没有对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法那么有热情了,而就因为它简单所以当时文化人也就耻与讨论这种问题了,
又可能当时他们有大量的关于爱情的论述,但是后人因为遵循儒家教诲,感觉这些东西不雅,所以删去了,这我们也不得而知阿。

在那个年代,男男女女的个敏感的话题.更何况他们自己基本上都没谈过恋爱,怎么会懂?一介书生,没有科举制度,很难出人头地,引起大家闺秀的注意,他们满脑子就是知识.基本上不会想太多。对于他们自己都不太懂的东西。贤者,不会妄自评断的

1、害羞
2、保守,觉得谈爱情必谈及生理,粗俗的很。
3、觉得大思想家不应将心思放在儿女情长上。
4、那时还不注重爱情,关键是赶紧教人怎么做人。要教的东西太多,要写的道理太多太多,这些没教完就离开了人世,还有什么时间去谈爱情?
5、他们的家庭没有爱情,所以体会不到,就没写。

在他们封建思想里,爱情是伤风败俗的事情。

因为他们都是男的,而且他们都是有学问的人。

他们为自己的学说贡献了自己的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