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如何向西方学习? (科学 政治 文化 方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4:10:35
急求····~~~~~!!!!! 要新颖一点的~~~~~
谢谢~~~!!!!!!!!
邮箱excellenthaozi@126.com

随着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历程,中国人的观念也得到了不断更新:“师夷长技”观念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的观念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的观念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的务实观念更新了偏颇的尚虚观念;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新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魏源是近代中国最先睁眼看世界的代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个口号所反映的,首先是看到并承认西方有长处,其次是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归结是为了抵御西方侵略者,这里明确表述了选择对象和目的,只是因为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所限,选择的是“坚船利炮”一类的军事“长技”。

冯桂芳的《校bīn@⑧庐抗议》。它明确标明“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宗旨,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从理论上确定了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解决了引进西方文化后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问题。它有力地推动了一个以引进西方科技、管理方法,创办近代企业的社会运动。问题是这个选择不是使固有的文化适应“近代”的变革,使之具有“近代”的功能,并正确吸收西方近代文化有益的东西,而是在于维护封建思想文化和封建统治秩序,这就充分表明了这种文化选择的保守性和狭隘性。 接下来是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他们对鸦征战争以后几十年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各种态度进行了反思,总结了经验教训。他们批评“中体西用”论的失误,并超越了“中体西用”的局限,在中西文化的选择上跨出了一大步。对于西方文化,他们主要选择吸收了进化论和民权、自由、平等的思想,以及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康有为是一个典型的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的人。他将资产阶级进化论学说,与中国古老的“公羊三世说”揉合在一起,“欲以构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⑤〕,形成了改良运动中具有中国特色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内涵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体系。但是,维新人士在文化选择上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他们尊崇今文经学,以孔子为旗帜,鼓吹儒家思想,维护君主地位。

20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领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也从西方文化中选择吸收了进化论和民权、自由、平等思想,但在政治制度方面和维新人士不同,他们采取的是民主共和国方案,摒弃了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曾游学欧美,旅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