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词解析!急,请文学爱好者进来看看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1:18:47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

这首词该如何理解啊?“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这一句想要表达怎样的意境啊???谢谢啦

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身着白色的衣衫凭靠在朱红的阑干旁,月儿带着凉气向着西方落下。想着你,我的鬓角都有了点点的霜白,年月都这么晚了,不知道你到底回不回来。更漏都已经滴尽,我望穿了天际,等待着传信的鸿雁,你的信还是没来。我只能一味的想你,料想相见的时候你还是那迷人的旧时模样。”这首词出自清代的纳兰性德之手。很显然是一首岁末(或许是深秋)的怀人之作。据《饮水词校笺》所注,“是阙为怀念南方友人之作”。在我看来,应该是作者旅居江南认识的红颜知己。
  从词风看,婉约而凄丽,情棉而不伤,形象勾勒,景物描写,心理刻画,处处表现其“一味相思”的情结。从词意看,此篇写的是男女情,或说是思念友人的似乎皆可通。词上、下片浑融一气,情语景语空织,语虽平浅,但流美自然,深婉妥贴。
  这词的主要特色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化用了前人的词句。其上片的首句就脱自明代王彦泓的《寒词》十六之一,其词如下:从来国色玉光寒,昼视常疑月下看。况复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栏干。“岁晏知君归不归?”这句,笔者认为雅致而精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恋,记得以前读《诗经-采薇》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不知道,纳兰是不是也是从中找到了灵感,朴实而真挚的。其下片用了汉书中一个典故,据《汉书-苏武传》载:汉武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拒不屈,徙居北海上牧羊。后匈奴与汉庭和亲。汉求武等回国,匈奴假言武已死。苏武属吏常惠见汉使,教汉使谓单于言汉帝射猎于上林苑中,射得一雁,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责问单于,单于谢罪,放苏武回国。唐郑渥《塞上诗》:帐前影落传书雁,日下声交失马翁。写自己日夜盼着所思之人的来信。颙望无际,只得一味的思恋。末句应该是出自宋时晏几道的《采桑子》:秋来更觉销魂苦,小字还稀。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旧时。南楼把手凭肩处,风月应知.别后除非,梦里时时得见伊。也许词人想着当初见到友人的的容颜,还是那样的可人,词人难以忘怀。怪不得,纳兰会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想,初见一个和自己志趣相合的人是多么美好啊!而现在只能期许——准拟相看似旧时。

  注:纯个人观点,欢迎一起探讨学习。

此词表达了一种伤感与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