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锦衣卫指挥使的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9:17:50
锦衣卫指挥使应该只有一个人吧!可是好像在明成祖朱棣那个时候有两个人同为锦衣卫指挥使,一个是张晓谶(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个人,貌似是从永乐5年开始担任此职,共任22年),而在这期间应该还有纪纲,在纪纲之后好像又是赛哈智(看情况是张晓谶贯穿其中,赛哈智顶替了纪纲,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这里我就有些乱,不知谁能把这段时间这几个人的任期帮我梳理一下,谢谢了!还有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是不是只有一人?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东厂成立的时候第一任东厂督公是谁?任期多长?

代表皇帝恩宠的飞鱼服 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不过综合各种蛛丝马迹来看,有明明白白的锦衣卫指挥使名分的第一人是毛骧,打造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最后把自己也牵连进去陪葬了,被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而推出去做了胡惟庸的垫背。第二代是蒋瓛,历史上蓝玉谋反的罪证正是他通告的朱元璋,当然在疯狂的蓝玉案后,被老朱一杯毒酒搞定。此后到建文时代都没有常设。
第三代比较出名,成祖时代的纪纲,历史上他负责用雪压死了解缙,永乐十四年因为支持汉王夺嫡被砍了。因为执掌锦衣卫时的种种恶行而被列入《明史·佞幸传》的第一位。此后按步升迁了几位,有一个是蒙古人赛哈智。
指挥使马顺象牙腰牌 英宗继位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是刘勉和徐恭,《明史》上说他们“皆谨饬”。王振上位后,提拔亲信马顺作了锦衣卫的老大,然后在英宗被俘后,作为王党“余孽”被活生生的打死在朝堂上。紧接着景泰朝的清算开始,卢忠当了指挥使,指挥了一把景泰朝的“金刀案”,扑朔迷离之后,卢忠甚至装疯,一把刀引发的血案被内阁和司礼监联手压了下去。“夺门之变”后的指挥使是逯杲,公然索贿,胡乱按罪,被准备谋反的曹吉祥的侄子曹钦发现了无间身份后砍了,为事业献身。接任的是门达,也不是好人,宪宗即位后流放广西。不过天顺朝最出名的指挥使是皇帝的大恩人袁彬,全大明锦衣卫的头头脑脑们摘出来,所有人听过的好话加起来估计也没有给他一个人的多。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上台锦衣卫都得大清洗一遍,只有他服侍了两代皇帝还都是正牌卫使。去世时官爵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为帝国超一品的大员,连母亲和妻子都是一品诰命。另一位在同期做过锦衣卫指挥使的是蒙古人哈铭,他和袁彬是唯二与英宗在“土木之变”后共患难的。还留下一本回忆录《正统临戎录》。
宪宗朝的第一位指挥使是万贵妃的弟弟万通。后继者朱骥持狱公正,风评不错。弘治朝的牟斌也是个厚道人。
正德时,卫使石文义与张采攀附刘谨,刘公公倒台后也归天了。接棒的是钱宁,这位同志从小被太监义父“嬖之”。做御前侍卫更是跟武宗皇帝睡在同一张床上,“如胶似漆”,还顺便认了皇帝做干爹,名札上直接写“皇庶子钱宁”,不过后来还是倒在了另一位皇帝亲近江彬手里。江彬继任了锦衣卫指挥使和皇帝也是“出入豹房,同卧起”,而且同时还管了东厂。正德朝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是钱宁和江彬“诱使”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