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主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0:41:46
法律主体与法人有什么区别

值得是自然人、法人
自然人--你、我、他(她)
法人--机关、企业

法律主体范围大里面包含法人

法律主体是很广的一个概念比如国家是法律的制定主体,公民和法人是法律的承受主体。
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主体不一定相同!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公民等是主体,刑事法律关系中公民。法人、国家、都是主体。

你说的法律主体有四种:
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公民和法人等。实践中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组织体或非法人组织被视为民事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相关条目 国债招标发行超声波焊接技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形成权相对权公投制宪......

2.法律关系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主体或权义主体) 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3.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概念 是指在实现社会 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即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相关条目 劳动法律 当事人 ......

4.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税收法律的参加者,它由存在税收权利义务关系的双方,即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组成。其主体资格由国家通过法律直接规定。....

法人:
法人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自从1896年颁布、1900年施行的《德国民法典》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系统、完整的法人制度以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纷纷效仿德国民法典,英美法系国家通过制定单行的法律和条例建立法人,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法律主体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