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益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5:06:45
快,急急急急急急!!!!!!

是那个陈益?自己看吧!
目录
1、历史人物
2、民盟昆山市委副主委
3、我国引进番薯的第一人
4、彭州市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历史人物
〔公元?年至一四五四年〕字启行,自号行素,高安人。生年不详,卒于代宗景泰五年。永乐间,以五经教授于乡,学者称行素先生。益所为诗文,意境清平。有敝帚集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编辑本段]2、民盟昆山市委副主委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9
民 族: 汉族
上海青浦人。民盟成员。1988年毕业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1968年高中毕业后赴乡下插队务农,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昆山市电信局工人、市文化馆创作干部、市广播电视局编辑、市文化局副局长。昆山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昆山市委副主委,苏州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文学集《十八双鞋》、《没有橹的小船》,散文集《寻找另一半》、《水巷里的浮雕》、《世界屋脊的星座》、《欲望漫思录》、《邻近上海》、《情感旋钮》、《周庄》、《老墙》等。儿童文学《十八双鞋》获1981年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散文奖、中国作家协会首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吴中揽胜》获1981年全国青年旅游征文二等奖,《归思》获1987年《萌芽》文学奖,文章《麦哨》等。
3、我国引进番薯的第一人
(?一1592),字德裕,虎门北栅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陈益随友人往安南 (今越南),当地酋长以礼相待,每次宴请,都有味道鲜美的甘薯。但当地法例,严禁薯种出境。陈益以钱物“疏通”了酋奴,在他们的帮助下得到薯种,于万历十年(1582年)偷带回国。他将薯种先在花坞里繁殖,继而在祖茔志敬墓地后购地35亩,进行扩种,因薯种来自番邦,故名为“番薯”。“自此之后,番薯种植遍布天南”,成为人们的主要杂粮。陈益从安南引进番薯比福建陈振龙早12年,是我国引进番薯的第一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陈益临终时遗书后人,嘱咐每逢祭奠,祭品中必要有番薯,陈氏后人代代遵循。
[编辑本段]4、彭州市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领导分工:
协助做好建筑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