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些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8 11:46:29
是人教版初二下学期语文书的第四课《列夫·托尔斯泰》练习册的问题。
1:作者运用了那些方法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2:本文在写作节奏安排上是如何独具匠心的?

3:作者一方面说托而爱太”可以任意支配成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4:课文第四段中作者是如何突出托尔斯泰长相普通平常?这样写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5:如何理解”知道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知道生命的最后十年,……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 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2先抑后扬,反衬他的精神的伟大,人格的高尚,充满智慧的特点。
3.不矛盾.托尔斯泰是俄国显示主义文学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长大后因为不满沙皇专制,后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并完成了处女作<童年.少年.青年>.他一生力求于和谐的社会秩序,他坚决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 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的道路.
4 用他的长相及其各方面与常人作类比,为 全文结构埋下伏笔。
5:虽然是白发苍苍,但身上的气势不禁让人起敬

1: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
还用了对比来反衬他的平易近人。
2;先抑后扬,反衬他的精神的伟大,人格的高尚,充满智慧的特点。
3:不矛盾
4 用他的长相及其各方面与常人作类比,为
“先抑”埋下伏笔。
5:外表凶悍,目光犀利者,晚年时的苍颜白发确实可使人肃然起敬。

1.托尔斯泰的目光犀利.眼睛里掩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
3.不矛盾.托尔斯泰是俄国显示主义文学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长大后因为不满沙皇专制,后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并完成了处女作<童年.少年.青年>.他一生力求于和谐的社会秩序,他坚决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 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的道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1.托尔斯泰的目光犀利.眼睛里掩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
3.不矛盾.托尔斯泰是俄国显示主义文学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长大后因为不满沙皇专制,后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并完成了处女作<童年.少年.青年>.他一生力求于和谐的社会秩序,他坚决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 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的道路.
我也不知道这两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楼主就自己多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