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物理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1:51:20
1 目前,运动员跳高时采用较多的是背越式。若某跳高运动员质量为m,身体重心与跳杆的高度差为h,他采用背越式跳这一高度,则他在起跳过程中做的功
A.必须大于mgh B.必须大于或等于mgh
C.可以略小于mgh D.必须略小于mgh
2.边长为1 m的立方体木块,其质量为100 kg,一个人要采用翻滚的方法将它移动10 m,则此人至少要做________ J的功.
3.如图2—2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沿不同斜面由顶端A下滑至底端B,两次下滑的路径分别为图中的I和Ⅱ,两次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路径Ⅱ转折处的速度变化,则由顶端A到达B点的过程中,克服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大小是
A.第一次小 B.第二次小 C.两次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关于摩擦力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总是做正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静摩擦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
D.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不做功
快啊.急.如果有满意的答案追加20!

1 目前,运动员跳高时采用较多的是背越式。若某跳高运动员质量为m,身体重心与跳杆的高度差为h,他采用背越式跳这一高度,则他在起跳过程中做的功 (D)
A.必须大于mgh B.必须大于或等于mgh
C.可以略小于mgh D.必须略小于mgh
2.边长为1 m的立方体木块,其质量为100 kg,一个人要采用翻滚的方法将它移动10 m,则此人至少要_10000 J的功.
3.如图2—2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沿不同斜面由顶端A下滑至底端B,两次下滑的路径分别为图中的I和Ⅱ,两次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路径Ⅱ转折处的速度变化,则由顶端A到达B点的过程中,克服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大小是 (B)
A.第一次小 B.第二次小 C.两次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关于摩擦力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静摩擦力总是做正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静摩擦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
D.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不做功

1 目前,运动员跳高时采用较多的是背越式。若某跳高运动员质量为m,身体重心与跳杆的高度差为h,他采用背越式跳这一高度,则他在起跳过程中做的功
A.必须大于mgh B.必须大于或等于mgh
C.可以略小于mgh D.必须略小于mgh
2.边长为1 m的立方体木块,其质量为100 kg,一个人要采用翻滚的方法将它移动10 m,则此人至少要做________ J的功.
3.如图2—2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沿不同斜面由顶端A下滑至底端B,两次下滑的路径分别为图中的I和Ⅱ,两次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路径Ⅱ转折处的速度变化,则由顶端A到达B点的过程中,克服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大小是
A.第一次小 B.第二次小 C.两次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关于摩擦力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总是做正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静摩擦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