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汉字的发展和学习的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29:53

五四时期提出废除汉字的人有个文字进化论的理由,即世界上的文字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种是最古老的、最落后的文字,是所谓叫形意文字,第二种叫意声文字,第三种才是拼音文字,又叫字母文字。而西方的文字就处于一个先进的状态,而中国古文字被认为是落后状态。西方汉学界著名语言学理论家几乎都一致地认为汉字是落后的语言文字,是残余的象形文字。如果中国要迅速地赶上西方,要变成一个现代化国家,就必须从文字处理入手,拿文字开刀。而且在他们看来汉字难学难写难认,是普及教育的障碍。拼音文字只要记住几十个字母,学习起来容易得多。
因此许多人认为汉字是落后的象形文字,而拼音文字才是科学和先进的,受此影响,要求向西方学习,将汉字拉丁化。当时中国的汉字开始简化运动,其最终目标是拼音化。为了上述原因,吕叔湘等人在建国后开始了汉字拉丁化。但是到了中途停了下来,在二次简化失败后汉字拉丁化被停止了。为什么呢?是应为完全拉丁化的确不符合中国国情。最后产生了简体字,以及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真正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很快,计算机技术在西方社会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当时,所有的计算机软件都是用拼音文字设计和编写的,只能处理拼音文字。
1979年,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钱伟长教授应邀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议期间,一位外国专家公开宣称,“只有拼音文字才能救中国,因为汉字无法进入计算机”。
1980年,中国汉字拉丁化的权威刊物《语文现代化》丛刊第一期宣告“方块汉字在电子计算机上遇到的困难,好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衰老病人。历史将证明,电子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也是汉语拼音文字的助产士。”半个世纪前那场废除汉字的狂潮,似乎风云再起。而这一次,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更有扑面而来的信息时代推波助澜。
1981年6月27日,钱伟长教授发起成立了“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于电脑汉字输入法问题的研究,并亲自设计了“钱氏汉字电脑输入法”。
现在的汉字输入法,据不完全统计,总数达到了一千六百多种。
200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地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不是“拼音文字”,汉字是唯一的国家通用文字。
目前,联合国

“杞人忧天”的故事常被人作为笑谈,那么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天”还有可“忧”的地方吗?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然喜欢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然喜欢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拜托作业: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然喜欢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今天武汉的太阳高度角是多少? 为什么德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会产生高度发达的哲学? 我们的文明高度发达 我们的爱情却开始泛滥... 党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是在()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为什么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往往被野蛮部落征服? 多元文化杂陈背景下宋元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状况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