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之令既具,未布.....翻译依稀:恐、乃、卒、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0:16:49
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说:“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翻译:
恐: 乃: 卒: 怪:
现代文翻译:
1.民怪之,莫敢徒。
2.能徒者与五十金。
下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或以钱币岂之 B、民信之 C、市之南门D、邑人奇之
这则道理:
看法:

商鞅的法令已经准备好了,但没有公布,他怕百姓不信自己,于是把一根3丈的长木立在国都的南门,招募有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给予他十金。百姓都觉得十分奇怪,没有人敢搬木头的。于是商鞅又说:“能搬的,给五十金(涨了)。”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北门,于是商鞅就给了那个人五十金,用来表明童叟无欺。最终颁布了法令。
恐:怕。 乃:就;于是。 卒:到底;终于。 怪:认为……奇怪。

下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

一、恐:害怕,乃:于是,卒:就,怪:感到,二、1、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
2、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