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集中有什么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9:38:07

民主与集中是对立统一的。

民主与集中的矛盾实际上就是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一把手与班子其他成员之间的矛盾。你看:民主——群众,集中——领导。领导与群众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处理好了,就能形成统一,处理不好,就是对立的关系,有时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9056978.html

由于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加集中制,整个党实行民主集中制,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既要实行民主制,又要实行集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源自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项条件。作为共产国际加入条件的民主集中制,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加集中制(《列宁所说的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什么》,《学习时报》第422、423期)。

中国共产党从“七大”开始,就在党章上对民主集中制的运行机制作了表述,说“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从“十四大”开始,党章又在这一表述的末尾加上了“相结合”的字样。党章上的这项表述,是对列宁民主集中制运行机制的科学概括。

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间接民主制度的产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从成立之初,就把民主制确定为党的管理形式,只不过由于党员人数众多,地域辽阔,整个党不能只设一级组织,实行直接民主制,而必须设多级组织,实行间接民主制,即代表式民主制。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解决了。但是,实行间接民主制,就需要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党的权力才能运行。那么,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呢?在这个问题上,党内出现了严重分歧,有人主张采用分权型的结构形式联邦制和自治制,列宁主张采用集权型的结构形式集中制,他认为,为了实现无产阶级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不应当是一个结构松散、任由每个组织各自为政的党,而应当是一个统一集中、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的党。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联邦制和自治制先后被否定,集中制被接受。列宁所主张的、民主制加集中制组成的民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