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是怎么隐匿起来而有了是与非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4:22:33

此意出自《庄子》中“齐物论”中“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恶乎隐而有大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
言不是风吹,但凡说话的人就有言论,但是大多说话的人都要在自己言论的基础上加以修饰,这些修饰的东西就掩盖住了本身只表达说话人意愿的言论,所以说言论就隐匿起来了,既然修饰的东西不是直接表达意愿的,就会有非议。
举个例子:假如你想表达一个你不爱吃鱼的意愿。
你可以说:我不爱吃鱼。这就可以了。但有的人就要说:鱼的味道不好,我不爱吃。这就会有非议了,不爱吃鱼的人会和你一样,说鱼的味道不好,但爱吃鱼的人会说鱼的味道很好。这就是使言论隐匿而有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