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所得撑起日本经济 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3:55:39
日本财务省最近公布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情况显示,2005财年上半年,日本所得收支盈余首次超过贸易盈余,成为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的最大盈余来源。日本媒体认为,这表明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逐步从“贸易立国”向“投资立国”转变.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但据财务省发表的统计,在2005财年上半年,日本贸易盈余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8%,为4.9271万亿日元(118日元约合1美元)。而所得收支盈余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7%,达到了5.7224万亿日元,成为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最大收益来源。
实现这一转变的原因是进口大幅增长以及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在贸易收支方面,尽管出口总额刷新历史最高记录,但石油价格暴涨以及国内需求增加、进口增长等原因,进口额也同样创出新高,致使贸易盈余减少。而日本的对外直接和间接投资余额却在不断增长,投资回报剧增。据日本财务省发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3月底,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余额达到了38.581万亿日元,证券投资余额达到了209.247万亿日元,对外净资产余额达到了185.797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随着对外投资的不断增加,海外投资产生的所得收支盈余已5个半年持续增长。
日本在海外的直接投资中,汽车和电子产业最赚钱。日产汽车公司今年上半财年在北美市场上赚到的税前利润为1600亿日元,该公司海外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已经占到整个公司税前利润的52%。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等公司海外企业的利润也接近一半。日本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世界上最大的北美市场投资,目前基本上都到了收获期。这些海外子公司获得的利润作为向总公司上缴的分红流回日本国内,成为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收益。在本财年上半年中,海外直接投资盈余为1.2621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六成。
日本在中国有2万多家企业。由于严重缺乏资源和能源,因此,他们只能到别国去投资建厂,并就近打开市场。

1.近年来,日本进行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日本主要向哪些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生产和销售基地?
3.对外投资建厂、建销售基地给日本带来哪些好处?给接受日本投资建厂的国家和地区又带来什么影响?

好问题.
1.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拥有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实力,是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根本.现在可以称为日本海外投资现象。解释这个现象,我现在试着用原有理论进行尝试:
绝对优势,相对优势虽然可以解释部分情况,但显然没有更大的说服力。资源禀赋论说日本经营要素丰富,所以对外出口经营要素,也可以解释一点。但都没有太多说服力。现在看来我们的理论需要创新了,否则没有理论指导的企业实践必定左右碰壁。
2。我最近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资源深化的理论,是指在资源稀缺、环境生态条件约束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按照资源深化的原则,开发独特资源的多种用途或提高产品加工度和资源利用度,可以使该国更多地得到资源利益,通过资源深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形成基于资源的独特优势,可以使该国最大限度地得到更多附加价值的利益。
现在尝试着说明日本投资海外、经营世界的现象。日本的资源是资金实力和经营能力,日本如何提高这二种资源的利用率呢?那就是开发这种资源的多种用途,到海外进行经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日本资金和经营资源的效率。不知道你满意这种解释吗?
以上仅就你的第一个问题作答。。。欢迎探讨。

1.任何经济行为最大的理由都来自于利润。海外建厂自然史利润驱使下的一个行为。海外建厂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是在一些人工廉价,原料廉价的地区,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因此会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但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已经不是属于这个原因来建厂的了)还有印度(印度在电子产业方面发达,原因一个是人工廉价,一个是自身的电子制造科技发达)还有印尼等地方。第二是在科技发达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更好的吸收新科技,比如电子产业都喜欢在硅谷建厂。第三就是在市场发达的地方,市场是产品变为profit的关键。这也就是日本汽车产业都和中国合作的原因之一了,中国广阔的市场自然是很多公司眼中的一块肥肉,这也就是很多公司选择中国建厂的原因之一了。
2.这个问题可以搜索一下网页,可以用Google等查一下~^_^// 一个是可以查一下现成的新闻总结,或者是做一个小调查,自己总结--推荐后者,这样子比一个新闻报道有力,但是误差会存在
3.最大的好处是--利益!!!至于对于接受建厂的国家或地区,有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