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 古寺疑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6:07:45
上周五看的 说是寺院里有亮斑游动但是摄像机可以拍到 人却看不到 是怎么回事啊

因为那是一个悬在空中的蜘蛛,太小了。

说的是飞棍?
【破解证据一:实践篇】
★A、用1/45秒速度捕捉到了多翅膀“飞棍”
★B、用后帘同步闪光拍摄,拍到的“飞棍”和它的制造者——蜜蜂。1/45秒拍出的是“飞棍”,在拍摄结束时闪光灯用大约1/1000秒凝固了蜜蜂的真实形态。
这证明飞行中的昆虫(蜜蜂)完全可以在较慢的快门速度情况下曝光成“飞棍”样物体,也知道了蜜蜂可以在1/45秒之内扑翼6次。
【破解证据二:推理篇】
可以看到每一帧画面中的“飞棍”,互相是几乎没有重叠的,根据屏幕显示得知,拍摄时的光圈为2.8,自动白平衡,增益为零,快门1/60秒。
首先了解一下摄像知识:摄像机是以每秒25帧的图像进行拍摄,而每帧图像又是以一定的快门速度拍摄的,最常用的应该是1/50或1/60秒。也就是说,如果一部摄像机以每帧1/60秒帧的速度拍摄,那么在每一秒钟,摄像机拍摄了一个物体的25个1/60秒的瞬间,同时也有25个约1/40秒时间是没有拍摄的空格。我们先假设如果是一个点状物体,以高速运行时在摄像机上留下的轨迹应该是一段线条(约1/60秒移动的轨迹)和一段空格(约1/40秒移动的距离)。我们从世乒赛录像的每帧画面上就可以找到乒乓球运行的轨迹,乒乓球已经被拍成了长条状,并且经过一点距离,又出现一个长条,这就是无翼“飞棍”。
再看看有翼“飞棍”。首先,可以根据合成照片分析出:两个“飞棍”头的间隔约有一个“飞棍”的距离,也就是说“飞棍”在1/40秒的摄像空格时飞行了大约一个“飞棍”的距离,由此推论,在1/60的曝光时间它该移动多远呢?只有两个结论:
★A、如果“飞棍”是一个多翅膀实体,那么根据照片,它在1/60的曝光时间里几乎没有动过,也就是说“飞棍”只可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运行:每秒钟25次的步进式飞行,它还能感知摄像机快门的开/闭时间,在摄像机快门打开的时候停止运动或缓慢运动,而在摄像机快门关闭即空场的时候高速运行。
★B、在1/60秒的曝光时间内,有一个小小的飞虫扑翼两次并划出一道轨迹,虫子的飞行速度几乎是匀速的。 如果A成立,那么有理由相信摄像机与“飞棍”是同谋了。
所以结论B恰恰是“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