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3 03:17:00
求陈子昂和张九龄感遇诗的区别 最好加上阮籍

不需要论述多,有见解就行 谢谢谢谢!!!!!!!

楼上的回去多看点书,“《春江花月夜》,张九龄。。。”?,还有,你懂阮籍么?建议回去多看点魏晋文学的书,魏晋文学连李白都赞之仿之的!
我就简要的说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先说张九龄的吧,大家比较熟悉,张的感遇诗主要采用了屈原以来的香草美人传统以及阮籍、左思、陈子昂等到人的托物言志的手法,讲求寄托。或表达自己高洁不屈的人格,或表达自己积极的功业追求,或抒发怀才不遇、忠而见弃的感慨。从整体上看,张九龄的诗呈现出一种因、复、变的 统一。“因”指的是他的宫体诗,这类诗当是因袭初唐诗风而来,无论题材、艺术风格上都与初唐宫体诗无甚大 异。“复”指的是他的兴寄诗,即陈子昂所倡导的恢复兴 寄,恢复汉魏风骨的诗作,他的这类诗比陈子昂更加蕴籍,即沈德潜所说的由“正”到“醇”的变化。因而他的感遇诗也是如此,当然,他继承了前人的创作经验,因而显得更加的丰润自然。

再说一下陈子昂的。
陈子昂所生活的年代是初唐,因而其建功立业的思想尤为的明显!他毕竟处于经济、国力日趋上升的初唐,而且深受建安文学“梗概而多气”风骨的影响,所以在表现优虑的同时,更多表现出诗人渴望为世所用的蓬勃朝气,更多的是向往飞翔的美好憧憬,就像他的文学革新主张一样,格高气壮,声情激越。己初步具备了盛唐诗歌中那种刚健壮大的气象。其感遇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说:“子昂感遇,其源出于阮公咏怀。”胡应麟诗《蔽》中也说:“子昂感遇,尽削浮靡,一振古雅,自是杰出。盖魏晋之后,惟此尚有步兵余韵。因而其感遇诗更可以看做事承前启后,起着衔接作用。
让我们对比一下陈感遇诗和阮籍的咏怀诗,阮籍的《咏怀诗》更多表现的是对生的无望的留恋和对死的无可奈何的优患,表现的是一种人性的觉醒。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把魏晋时代文艺作品中所普遍表现的新的世界观、人生观称为“人的觉醒”。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这种觉醒实质上是人的价值的重新评价。人们不再以外在的标准来衡量人生,不再以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他人的意义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