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 成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0:45:43
美德在成长中有什么作用??要求字数在300--500左右
这是思想道德考试,所以多一些专业术语,答案在简单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她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求知精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至诚之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中华美德的故事脍炙人口,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唐代著名画家周昉创作严谨,谦虚好学,认真接受他人的批评,“满招损,谦受益”便是他做人的准则;范式诚实守信,从不失约,他始终坚信只有讲究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赖,结交下真正的朋友,常常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来提醒自己;一位身无分文的乞丐不食“嗟来之食”情愿饿死街头的情景,使富人黔敖改变了待人的态度,从此以礼待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他的座右铭;寓公为了移去横在他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带领老小凿石挖土,于是后人便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警示后人……

从小,我便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幼儿园时,爸爸妈妈常常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教育我要懂得谦让,大方地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关心他人;如今“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美德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小学时,老师便用“黄香温席”的故事来教育我们要孝敬长辈,自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便渐渐地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刚入中学时,是“周处自新”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要知错就改,不自暴自弃,“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12个字赫然出现了我的日记本里,时常告诫我,引领我,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当我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妈妈便用“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的道理让我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当我遇到挫折,犹豫不决,想要放弃时,爸爸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来教导我;当我在超市里因收银员多找了钱而暗暗窃喜的时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警句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催促我赶紧把钱还掉;当我与同学因小事而斤斤计较时,《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话语让我学会了宽容与忍让。总之,在我的成长生涯中,中华传统美德时刻围绕在我的身边,它使我受益匪浅,伴随我健康快乐地成长。

美德是人世间最美好、最有价值的财富,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许多人只追求享乐,却无视美德。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官场上的中饱私囊,邻里间的冷漠无情,甚至连朋友之间也会因利益而互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