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写的关于他们友情的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5:21:16
要李白与杜甫写的,描写对方或他们之间友情的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常被人提起的一件佳事了。不过他们的亲身交往很短暂,其后的友情都是通过诗去维系的。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夏之交,四十四岁的李白与三十三岁的杜甫在洛阳相遇,怀才不遇的两人一见如故。两人先是共游梁(今开封)、宋(今商丘),次年他们又结伴游历了齐鲁,写下了许多友情的诗篇。杜甫晚年所写的《谴怀》和《昔游》,对这段经历有回忆。

李白和杜甫打从这时起便开始了他们深厚而真挚的友谊,他们的友谊之情我们可以从他们许多的诗作中看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白在长安做了翰林之后,杜甫写了首《饮中八仙歌》,送给李白、贺知章、怀素等八人。其中写李白的诗句,很是洒脱,“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晚年的李白因永王李璘事败而获罪入狱,闻讯的杜甫写下了情真意切的《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李白对杜甫也同样深情厚意,两人离别时李白写了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诗中充满了离别之情。分别后,李白把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写进了诗里,如那首《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杜甫写了许多有关李白的诗,还写了不少与高适有关的诗。他在困境之中写道:“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看意思,杜甫在向高适求救。在《昔游》一诗中,杜甫回忆了昔日自己与李白、高适一同游历时的情景,“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时年三十四岁的杜甫,对于长他十岁的李白,仰慕之心,不一而足。他们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饮同酌,同醉同酣,似乎给杜甫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当时,还有另一位诗人高适,也和他们在一起。后来,杜甫总是在诗中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愉快经历,“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不胜留恋。总之,只不过短短的三年间的两次交往,敬佩其才华,膺服其诗情,钦慕其潇洒,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