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副词时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13:21:12
请结合古代汉语实际作以说明?

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长期以来学术界看法不一,之所以有这些分歧及不同见解,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用来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同而已。
1981年,姚麟园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就讲了副词两边分的情况: 就意义来说,有的副词,如「将」、「即」,比较实在;有的副词,如「岂」、「竟」,就不那么实在。副词虽然能作句子成分,但从来不作基本成分,多数只能作状语,个别的可以作补语……这样,副词就被归在虚词里。
正由于副词内部相当庞大复杂,既有表示性能、程度、情态、方式的,也有表示时间、范围、关联、语气的,还有肯定与否定的等多种不同情形。因此,副词的归类问题,有人认为它是虚词,也有人认为它是实词。我觉得,各不相同的观点都是出于各不相同的分析方法,但都不会影响我们继续高频率的正常使用副词。
副词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可做句子的状语成分,其实单凭这种特性就已经决定了它的命运。更何况有的还能回答问题,充分表现出实词的功能。明显可见,副词于语义、句法、表达三个方面均已超出了其它的普通虚词。它是实词大类中不可缺少的成员之一。

有人说副词是半虚半实词,老师说从词的是否定位和使用频率来说,副词确实可以看做半虚半实词,我觉得副词不是半虚半实词,而只是具有虚词和实词的某些特点。

首先,我觉得区分一个事物应该从它的本质属性或本质特征出发,而不是它的某些一般特征,副词的区分应当也是如此,是否定位,能否相互结合,类别是否开放,使用频率等等这些特征只是实词和虚词的一些重要特征,但不是本质特征,它的本质特征是能否充当句法成分,好比说橘子和橙子它们的皮都是红的,但我们不能说橘子也可以叫做橙子。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但是少数副词如不、弗、毋、勿、未、非、否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所以我们说副词是半实半虚的词。

比如,

大毋侵小。 (左传·襄公十九年)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史记·项羽本纪)

这里的“毋”在古汉语里是否定副词,在这里能单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