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学国学】下面关于“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2:44:09
A、是近代童谣 B、形容悠闲自得 C、表明十万火急
答案: C、表明十万火急
出处:盛唐诗人王维《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一走马”、“一扬鞭”,“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一般闪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

陇西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使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二句形容“一走马”、“一扬鞭”,“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一般闪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
C、表明十万火急

应该是:C、表明十万火急
这首诗是王维的《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使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二句形容“一走马”、“一扬鞭”,“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一般闪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

C、表明十万火急

——————————————————————————————————————————————————————————————————
王维●陇西行①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现在,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呢?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