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追风筝的人》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05:28:31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阿富汗因为信仰不同,与别国发生战乱。当时的阿富汗人民主要有4大种类。一类是塔利班组织成员,一类是在国外有亲戚朋友,想方设法逃离阿富汗移民他国,比如该剧的主人公,第三类就像电影中孤儿院的院长,他没有加入塔利班也没有移民国外,而是选择了留在自己国家帮助因为战争受苦的人们,第四类就是最最普通的挨枪子儿的无辜阿富汗人民。。。
如果你是阿富汗人,你会选择像主人公一样远离战争,去往他国发展,还是愿意做孤儿院院长?
好两难的选择。。我的正义感告诉我更伟大的做法是选择后者,但是,当你用生命,用幸福去换取伟大的时候。。。。怎么办。。
如果你选择主人公的生活方式,请给个理由。。

人们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尤其是过幸福生活的自由。这种自由不应当以国家、民族等种种高尚的名义加以剥夺。
四百年前王夫之就有著名的亡国亡天下之辨。他认为,保持国家政权稳定、国内安定是统治者的责任,而追求生活幸福是所有人(匹夫)的责任。政权丢失(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他管这叫亡天下。
作为一个平民、匹夫,当你只能在本国屈辱的生存,流亡他国却可以更好的发展时,后者不能说是可耻的,该谴责的应该是那些仁义充塞、率兽食人的人。所以主人公的做法并不可耻。

孤儿院院长他为了保全整个孤儿院不也是牺牲了索拉博。
我觉得世上没什么绝对的正义,这两种人也都只是无法阻拦历史的小人物,而且我们也无法中立的去判断塔利班。
所以说我们如果想拯救什么的话也都是片面,也不过是良心上的安与不安。

我想我会选择主人公的生活方式,我自知不是圣人、伟人,而只是巨大的历史洪流中的凡人,我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坚强去背负承载如此多的其他人的生命,而每个人也有自己适合的位置,就像抗战时你不能要求在外捐钱的华侨回来扛上枪上前线吧,而主人公出走后也可以用文章给祖国帮助,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没法凭自己一腔热情去选择所处位置,只能选择在那个位置上做什么事

我很可能是第4类人。多少男孩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童年。记得原著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去他国发展的应该都是稍微有钱的人家吧。。。我选择逆来顺受,用我微薄的医护知识尽量帮助身边的生病的受伤的,在面对家仇国恨时也要适时站出来,予以反击。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活着的理由和价值,当然我们可以选择为民族奉献自己的全部,但爱惜自己的生命并不代表不爱国,不爱民族,战争是残酷的,每个人都是微小而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