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7 21:44:54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世界范围内的冷战局势与国内的阶级关系变动来分析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它们的代表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由此决定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失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成功。新中国的建立为杜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1956年底中国开始迈进社会主义社会到现在的37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强国富民之道。
在艰苦卓绝的民族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达28年的英勇斗争,仅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烈士就有370万人。这一数字超过新中国成立时的共产党员总数。这意味着,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像《红岩》里的烈士一样,多数共产党党员并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牺牲感天动地,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民族先锋队。 1949年1月22日,新中国诞生前夕,在有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参加的共商国家大计的新政治协商会议上,李济深、沈钧儒等55位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了对时局的联合声明,他们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新政协会议之后,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了各自的代表大会,一致明确表示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合法性,即使是不带偏见的外国人,也都给予了肯定。 然而,问题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50多年过去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曾使偌大的中国软弱无力。新中国建立,结束了一盘散沙的破败局面,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国家治理的任务极其繁重,而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国情又要求中国必须具有行之有效的政治决策和社会管理,决不可以是一种低效率的、制约过多的体制。邓小平曾经概括地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有个最大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需要。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处于现代化进程关键时期的中国也正值社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