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加密 毕业论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1:46:11
单片机系统的动态加密技术的毕业论文 完整的 谁有 谢谢了~

摘要:单片机系统产品的加密和解密技术永远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然而,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单片机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加大解密成本,研究新型加密技术仍是保护成果的主要手段之一。文中在讨论了传统的单处系统加密和解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而有效的动态加密技术的实现方案。
  关键词:单片机系统 动态加密技术 FPGA

  1 概述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许多使用单片机的高新技术产品诸如智能化仪器、仪表、小型工业控制系统等都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那就是新产品刚一推出就被仿制和剽窃。这种现象会使产品开发商蒙受很大损失,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开发商的积极性。创新开发是一个公司竞争力的关键,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成果,除用法律手段外,在产品面市前作好加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单片机系统一般都采用MCU+EPROM模式。通常EPROM都是透明的,而采用的MCU一般有Intel公司的MCS51、52系列,Zilog公司的Z80、Z84系列、Motorola公司的MC68HC系列以及Microchip公司的PIC16C系列等。虽然有许多的MCU都带有加密位,但现在已大多能破解。因此,单靠MCU本身加密位来进行加密已极不可靠的。

  2 常用加密技术分析

  常用的单片机加密技术无非是硬件加密和软件加密两种。软件加密不能防止别人复制,只能增加别人解剖分析的难度,但对高手而言,这不足为虑。所以,这里讨论的加密主要是硬件加密。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三大类。

  2.1 总线乱置法

  总线乱置法通常是将MCU和EPROM之间的数据线和地址线的顺序乱置。总线乱置法通常包括下面几种:

  (1)将数据或地址总线的某些线位交换或求反;

  (2)将数据或地址总线中的某些线进行异或。例如,D5'=D5,D6'=D5+6等;

  (3)把(1)(2)结合起来以构成较复杂的电路;

  (4)采用EPROM时,把地址总线(或数据总线)与系统程序的存储器地址(或数据)的对应关系按密钥交换。例如,用一片2764芯片存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