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从多高的天上下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2:14:06
每次下雨都是从同样高度下来的吗?

不是,雨是积雨云中的水滴达到一定的程度,不能承受重量,掉下来成为降水,每次下雨的高度跟积雨云的厚度和高度有关

首先肯定
雨是从对流层掉下来的
平流层以上没有大气,特别是天气的运动

对流层的高度:
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
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
极地平均为8~9公里,

看一下你的维度,
如果你是在中国的人口稠密地区,
雨应该是从10~12公里的高度掉下来的

  雨是从几千米的高空落下来的。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暴雨。
  雨的形成过程:
  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温度越来越低最后形成雨点下降。

主要在对流层形成,对流层在高空中纬10到12千米,低纬17到18千米,纬度不同对流层的高度也不同
对流层是很不稳定的,所以闪电打雷下雨主要都在这形成

雨是积雨云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