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大人物分析.中心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13:54:27
500分跪求
在线等

李顺大在十年浩劫中受尽了磨难,但是,当探究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浩劫时,不禁想起像李顺大这样的人是否也应该对这一段历史负一点责任。”“本想让读者看完这篇小说之后,能想到:我们的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九亿农民有了足够的觉悟,足够的文化科学知识,足够的现代办事能力,使他们不仅有国家主人翁的思想而且确实有当主人翁的本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四化建设才会迅猛前进。如果我的话不能引导读者去想到这一点,那么,小说的缺陷就是严重的了。”不难看出,高晓声创作《李顺大造屋》的动机主要是在于解剖主人公的灵魂。作者认为,倘若作品不能对主人公灵魂作出成功的深刻剖析、没能引导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灵魂世界,那么,作品就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失败之作。小说《李顺大造屋》从表层上看,写的是李顺大历尽坎坷,用近30年的时间最后建成三间普通房屋的辛酸故事,以此尖锐地揭露了“左”倾错误对农民命运所造成的深重灾难,但从更深层来看,小说的巨大成功与高超之处却在于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李顺大身上那种逆来顺受的奴性意识及其主人翁精神严重匮乏的“跟跟派”的思想。高晓声复出文坛一执笔,便毫不犹豫地将创作动机定格在对人物灵魂的审视上

老一辈的种田人总说,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说来似乎容易,做到就很不简单了。试想,三年中连饭都舍不得吃,别的开支还能不紧缩到极点吗?何况多半还是句空话!如果本来就吃不起饭,那还有什么好节省的呢!
李顺大家从前就是这种样子。所以,在解放前,他并没有做过买牛的梦。可是,土地改革以后,却立了志愿,要用“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造三间屋。
造三间屋,究竟要吃几个“三年粥”呢?他不晓得,反正和解放前是不同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确有得积余,因此他就有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