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货币发行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2:25:53
汉代主要流通的货币是五铢钱,不管是官方铸造还是私人铸造,这些钱从作坊里铸出来之后,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进入流通的呢?现代国家一般是通过发钞银行到商业银行这样的过程,在没有银行的汉代是怎么样做的呢?请回答的时候一定要带上相关的史料,谢谢。
2楼的朋友,如果可以请提供史料以证明你的观点。另外,汉代的货币发行量较大,如果只是消费,或者政府采购,我觉得还不够。有没有类似于现在的商业银行这样,通过借贷关系来将货币投向市场的?

我觉得很简单啊,就是国家或私人通过消费的方式把钱投入到市场上去的。
我记得汉文帝因为宠信邓通,所以把一座铜山交给他铸钱,就是所谓的“邓通钱”,以为铜足质地好,比政府铸的钱还要受欢迎。
其实我觉得你搞错了一个概念。现在的央行控制货币发行量,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铜钱本身就是一般等价物,是不需要控制发行量的,发多少都不怕,只要政府控制铜钱的质量就好了。
后来到了刘宋时期,因为政府缺钱,把汉代的五铢钱剪凿的象纸一样薄,所谓的“鹅毛钱”,结果就引起通货膨胀。
所谓的银行的初级形式,直到宋朝才有王安石尝试“官办的银行”,结果还是失败告终,后来再也没有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出现。中国没有形成商业社会,所以银行也没有了必要。

应该就是通过消费,而且汉朝是授权私人铸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