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道题:从生命里长出来的麦粒 急急急,今天9点30前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17:40:31
从生命里长出来的麦粒
我敢说,读了这个故事,今天的少年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是真的,但它的的确确发生在我生活的那片土地上。

大学毕业那年,我和所有“臭老九”一样,被送到淮河岸边的一座小镇上接受再教育。

我一直想不透,那时,镇上的人怎么和城里一样,一律凭粮食供应本购粮?每人每月20来斤,一天一斤不到,这点口粮,只够塞牙缝,谁敢放开肚皮痛痛快快地饱餐一顿!

记得,是个深秋的夜晚,我被一阵喊叫声惊醒,一种意识告诉我,隔壁出事了!我一扑棱爬起,跑过去一问,才知道那位房东老奶奶的孙子,因为偷吃了从粮站买来的小麦,被活活胀死。少年的父母去了很远的地方,把苦难全部留给满头白发的奶奶。

我不想描述少年气绝身亡之后那奶奶是如何地悲痛欲绝,只想告诉读者,在邻居的帮助下,少年很快被装进儿子为奶奶早就备下的寿材,被草草掩埋。

两天后,奶奶突然发现,自己家的粮本不见了,她断定在孙子口袋里。那天下午,是孙子上粮站称的口粮。没有粮本,谁知道这个月还有多少粮?没有粮食,儿子回来喝西北风!奶奶固执地请人帮着把粮本从孙子身上找回来。

当棺木重新被打开之后,所有人惊呆了。那少年不再是平躺在那里,身子痛苦地蜷曲着,一副挣扎过的模样:一件棉袄被扯得粉碎,棉花一缕一缕的。显然,少年在地底下居然活了过来。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想而知,这小小的生命是怎么度过那最后时刻!喉咙被抓破,手指被折断,惟有那粮本,却完好无损地贴在胸口。他知道,那是一家人的性命!

父母从很远的地方赶回来,全家都再次陷入悲伤。奶奶把眼哭瞎,母亲把嗓子喊破了,父亲把脑袋在地上磕出老大的血包。少年依然没醒。

当小镇上的人把少年渐渐遗忘时,已经又是一个杨柳飞絮的春天了。乡亲们惊奇地发现,少年的坟地上竟然长出了一片麦苗。

那是遗留在少年口袋里的麦粒发芽生长出来的。

那是从生命里抽出来的绿魂。

我去过少年的墓地,目睹过那片长势良好的麦苗,茁壮,碧绿,似乎隐藏着少年的灵性;微风吹过,仿佛少年的魂灵顺着每一茎麦秆、叶梢在颤动。我突发奇想,莫不是少年在泥土下托

【现代文阅读·1】 温软的稻草
詹文格

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

对于黄橙橙的稻谷而言,稻草总是容易被人忽略,现在,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

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米粒的人冬。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

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

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羞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

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