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必背法律格言197条》在司考中有什么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0:21:59
刚才在xuefa和爱问上下载到了《必背法律格言197条》,看了下后我不知道在司考中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或者什么地方会考到这个?难道要我们判断ABCD中法律格言的正误吗?
请过来人告诉下,谢谢!
附部分必背法律格言197条内容(囿于字数限制):
必背法律格言197条
法律,有精美的语言表达,有一种穿透心灵的美。法律格言,将精神的法律平时讲述,使法律语言的精品,更显精致和富有魅力。论述题中恰如其分地插入些法律格言,能极大地提高论文的说服力。
1、 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2、 法律有效力国民便昌盛。
3、 造法易,执行难。
4、 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5、 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
6、 法学家的共同意见具有习惯的力量。
7、 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8、 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9、 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10、 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11、 实施违法行为或者是基于预谋、或者是基于冲动、或者是基于偶然。
12、 审判不应依照先例,而应依照法律。
13、 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14、 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15、 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警察必须根据法庭传召出庭作证)
16、 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17、 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18、 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19、 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20、 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豁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
21、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22、 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

童鞋~大纲中没这个吧~
大纲中没有的是不会考的!

用在卷四写论述。好的格言会为论文增色

做案例分析,论述的时候很有帮助

对前三卷是没用的,充其量就是第四卷的时候,在答题的时候,可能会有用,是可能,我个人觉得没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