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8/21 06:37:53

楼主 您好

心经所讲正是众生本有之真心,后学就己所知,浅说此两句。

略解:

不论是般若智慧、解脱智慧、乃至等而下之的世间智慧,都是我们意识心所相应的慧心所,可是真心从来就不与此慧相应,所以纵然开悟以后有般若智慧,真心依旧不知不见、不闻不问。而开悟以后乍看意识心生起了般若智慧,似乎有所得,然而可以现前观察到,般若智慧其实也是以真心为根本,假藉诸缘而出生的,而真心从来就不知般若智慧的内涵--离见闻觉知的缘故,因此以真心从来不住一切万法的无境界来看的话,真的是无智慧也无所得。

然而虽然是无所得,却不是空无所有,因为这是以真心的自住境界来看待一切万法,本来空寂而无所得、也无所失。可是我们造作的一切,从善恶业、乃至般若智慧的发起,却都如实地收藏于真心,因此非有所得非无所得。

愿 大悟成片证法身

无智亦无得,智指解脱之智,是说佛性。佛性本自空寂,离一切相,乃至解脱相亦不可得。三心不可得,诸法毕竟空。不可得心,是诸佛涅槃妙心。
心经是般若法门的经典,要研究般若经典,要有一定的佛学基础。象这样随便拿出一句求解释,对你修学佛法有多大帮助,真不好说。

无智亦无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得"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种,一缘觉、二声闻、三菩萨、四佛。二乘菩萨修行六度法门,上求法于诸佛,下普化众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泽润他人。所以能如此,都因为以智慧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够彻上彻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众生,使除惑生慧。在凡夫看来,入了菩萨阶次,功行很大,智慧非凡,已经很了不得;但在菩萨本人看来,这不过是还了本来面目,并没有什么智慧可言。其实,什么也没有证得,不过是回归本来寂寥而已。因为真心本来空寂,在般若真体当中,一念圆融,本来没有修习的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证得。所以不见有知的大智,也就没有所证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经不是真空。知而无知,才是真知;得而无得,才是真得。所以归结为"无智亦无得"。换言之,人人皆有本觉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别,也就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