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四个梅州的领导叫什么名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0:34:59

市委书记:刘日知

四个梅州:
开放梅州(好象梅州在他来之前是没开放似的),
工业梅州(打冇喙,有屁用);
生态梅州(梅州现在唯一可以安慰的就是生态),
文化梅州(文化之乡的文化底緼还是有的)。

市委书记:刘日知

市委书记:刘日知。
乱喊口号,唔做实事。

悲哀的梅州,梅州的悲哀!

从“三个希望”到“四个梅州”,看梅州经济发展!

梅州,这个名字,不管是在广东省内还是省外,甚至海外,她对于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应该并不陌生。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曾经一个又一个的光环宠于一身的梅州。改革开放25年过去了,一个个的兄弟城市已经进入小康,步入现代化的生活了,梅州却仍然摆脱不了贫困的现实,家乡的父老乡亲仍然挣扎在日求三餐、夜求一宿温饱线上。

(一)90年代末的“三个希望”战略变成了“三个失望”。
(1)希望在山,梅州是“8山1水1耕地”的山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传统的农民思想被决策者者们用来发展梅州经济,谁不知道现在是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年代?男耕女织能让中国人奔上小康吗?到现在梅州的山还是那座山,希望变成了失望!
(2)希望在路,这本来是决策者英明的方针,路通才财通吗,这个就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明白道理,但直到今天,直达省城广州的高速公路仍未通车,其他20个兄弟早就车来人往,财源滚滚了。这样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梅州会那么穷!
(3)希望在外,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可25年过去了,梅州的招商引资、外向型经济只能说是凤毛麟角,不过倒有很多华侨为家乡建了不少学校、医院、桥梁公路等,为何这些梅州侨胞情愿给家乡输血也不肯为家乡造血呢?这既有硬件因素(交通、区位)也有软件因素(官员素质、营商环境)。所以“希望在外”又是一个空头口号而也,或者可理解为梅州人为何总是“漂泊在外”做了“客家”再做“新客家”!

(二)2003年,新一届梅州市委、市政府(刘日知书记)明白以前的“三个希望”走了太多的弯路,提出了以“开放梅州”战略为先导,建设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四个梅州”战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