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的消息中作者为什么说“写雁是一种圣洁的心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0:24:11
大雁的消息
写雁是一种圣洁的心情。
这种野旷大泽做家园、苍天长空为道路的鸟儿,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占有厚重的一页。
记忆如一本花花搭搭的小人书,我几十年来经常翻阅、追寻那令人欣慰的一页。上面最清晰的就是一行大雁,旅途中的雁,一行历经三十年风霜雪雨仍好看的雁。
菊花黄,百草白,北雁南飞。深秋,在新翻的红薯地里,在刚出麦苗的田垅上,在白霜黄叶的旷野上,在闪着寒光的清水塘边,同伴穿夹袄,挎竹小篮,等待看大雁飞过。
天空湛蓝,游云如丝。忽然,在天空最宁静的西北一角,闪出黑点来,接着画出一条线。渐近渐清晰,是一行大雁飞来了。雁飞行时讲究队列,有条理、守纪律,像出操的士兵。雁又善语,前呼后应,问答之声此起彼伏。
等大雁飞过头顶,我们开始集中精力数数。童年的目光清澈,把天空看得清楚。雁的队伍有时庞大,多达上百只,有时较少,仅十余只,无论多或少,这都是一支庄严的队伍:有一只头雁带队,有一只老雁在一旁警戒。数雁的最大困难,一是雁飞得很快,常常是刚看一个黑点,眨眼转成一线,一线又变数点,从头顶“刷刷”而过。忽地又成一线,又成黑点,最后消失在蓝天上。
这时,我们就飞跑着追赶,边跑边数:11、12、13、14、15……第二困难是大雁在不断变换队型,一会儿前调,一会儿后调,刚看见是“之”字型,又转成“一”字状。我们很少把上百只雁数清过,不过图个大概而已。
在大雁来时,最大的快乐是唱儿歌。儿歌有老人传的,有临时编的,都表达了对远方“客人”的欢迎。从老人传下的,如:
“雁、雁,排得齐,
北边来,南边去,

雁雁呀有啥事?
瞧您飞得这么急。”

自编的,如:

“南有河,北有山,

大雁还得飞多远?

大雁大雁留下吧,

包你有吃又有穿!”

大雁可不听这些劝告,他们依旧向前飞,直到巢湖边才落脚。
我们知道一些大雁的故事,知道它是一种海阔天空的神奇鸟儿:高尚、文雅、英雄又义气。我随着年龄增大,从古诗文里读到了不少描写雁的精彩句子,还知道

大雁的消息
写雁是一种圣洁的心情。
这种野旷大泽做家园、苍天长空为道路的鸟儿,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占有厚重的一页。
记忆如一本花花搭搭的小人书,我几十年来经常翻阅、追寻那令人欣慰的一页。上面最清晰的就是一行大雁,旅途中的雁,一行历经三十年风霜雪雨仍好看的雁。
菊花黄,百草白,北雁南飞。深秋,在新翻的红薯地里,在刚出麦苗的田垅上,在白霜黄叶的旷野上,在闪着寒光的清水塘边,同伴穿夹袄,挎竹小篮,等待看大雁飞过。
天空湛蓝,游云如丝。忽然,在天空最宁静的西北一角,闪出黑点来,接着画出一条线。渐近渐清晰,是一行大雁飞来了。雁飞行时讲究队列,有条理、守纪律,像出操的士兵。雁又善语,前呼后应,问答之声此起彼伏。
等大雁飞过头顶,我们开始集中精力数数。童年的目光清澈,把天空看得清楚。雁的队伍有时庞大,多达上百只,有时较少,仅十余只,无论多或少,这都是一支庄严的队伍:有一只头雁带队,有一只老雁在一旁警戒。数雁的最大困难,一是雁飞得很快,常常是刚看一个黑点,眨眼转成一线,一线又变数点,从头顶“刷刷”而过。忽地又成一线,又成黑点,最后消失在蓝天上。
这时,我们就飞跑着追赶,边跑边数:11、12、13、14、15……第二困难是大雁在不断变换队型,一会儿前调,一会儿后调,刚看见是“之”字型,又转成“一”字状。我们很少把上百只雁数清过,不过图个大概而已。
在大雁来时,最大的快乐是唱儿歌。儿歌有老人传的,有临时编的,都表达了对远方“客人”的欢迎。从老人传下的,如:
“雁、雁,排得齐,
北边来,南边去,

雁雁呀有啥事?
瞧您飞得这么急。”

自编的,如:

“南有河,北有山,

大雁还得飞多远?

大雁大雁留下吧,

包你有吃又有穿!”

大雁可不听这些劝告,他们依旧向前飞,直到巢湖边才落脚。
我们知道一些大雁的故事,知道它是一种海阔天空的神奇鸟儿:高尚、文雅、英雄又义气。我随着年龄增大,从古诗文里读到了不少描写雁的精彩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