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句法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6:10:48
请兄台们给予帮助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句法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类别】
观点一: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观点二: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近体诗的句式及其语法特点

  唐诗的句式和汉魏六朝诗的句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唐以后七言诗多了,句式自然也多了一些变化。七言除了上节通论所讲的那种四三式以外,也可以在整个五言诗句的前面加两个音成为独立的节奏,从而形成二五的句式。例如: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

  况闻--处处鬻男女。(杜甫岁晏行)

  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知是--荔支龙眼来。(苏轼荔支叹)

  这些七言诗句的后五字,如果细加分析,有的是二一二,如杜甫《晏岁行》例;有的是二二一,如王勃《滕王阁》例和白居易《长恨歌》例:有的是四一,如苏轼《荔支叹》例。

  反过来,五二式则是非常少见的。杜甫《宿府》的"午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是仅有的情况。

  近体诗的句式,和古体诗的句式没有多少不同的地方。五言七言的一般句式,既适合古体诗,也适合近体诗。这里只作两点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