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09年是中国外交责任最大的一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4:45:10
900字论文

金融危机为中国的各类企业带来拓展海外市场的良机
10月14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在谈到今后外交工作时指出,“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勇敢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为中国外交风格的演变确立了方向。可以预见,今后中国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特别是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寻求与国力相匹配的影响力和外交利益。
继温家宝总理1月27日至2月2日出访欧洲四国(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并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之后,胡锦涛主席将于2月10日至17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和非洲四国(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习近平副主席将于2月8日至22日访问拉美五国(墨西哥、牙买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和马耳他,回良玉副总理也将于2月7日至19日访问拉美四国(阿根廷、厄瓜多尔、巴巴多斯、巴哈马)。上述访问时期,从1月27日至2月22日,正处在中国农历新年正月,因此,中国高层此番高密度出访被外电誉为“正月外交”。
中国领导人正月里展开密集外访,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扩散和深化,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中国也正在经历经济下行的危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立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国领导人有必要走出去,同其它国家的领导人交换看法,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正月外交”展现在逆境中,中国发现和培育国际积极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日益突显,中国政府脉把准、下手快,在国内,中央明确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2009年的头等大事,及时确立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方针,出台了4万亿元人民币等系列的经济刺激方案,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扩大贷款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如今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远远不够,我们在逆境中还需要统筹好国际大局,温总理在欧洲访问时就强调,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我认为,中国领导人如此密集外访是考虑中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与对外投资问题,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国际的积极因素,有利于中国经济在“外需”方面的平稳较快增长,也有利于危机过后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