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寄生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3:18:48
今年养了七八十头肉牛,寄生虫很多,尤其是体外,有很多蚧螨等其他的,毛色越来越差,现在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用药,打针的呢还是拌饲料服下,最好是有什么药针对体内外同时的是最好,如果没有,分开操作也成。。希望大家给我一些解决方法..谢谢大家了。。

牛寄生虫分别有疥癣、混睛虫、新蛔虫病三种。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牛的健康。尤其是在农忙季节,因不能驶役会耽误农时。

  牛疥癣

  又名疥疮,螨病,是由疥螨或痒螨寄生于皮肤上,皮肤瘙痒,被毛脱落、皮肤增厚的一种皮肤病。

  病因:螨虫在夏季多寄生于水牛的角根周围皮肤上,入冬舍饲后逐渐蔓延全身,通过在同一栏柱、树桩上擦痒而相互传播。

  症状:被毛脱落,皮肤痂样起壳或增厚,局部擦破出血。

  治疗:以外治为主:①红糖120克,烟筋100克,煎汁调涂。②硝1份加猪油3~4份,调成油膏擦患处,每3天1次,连搽2~3天。③硫磺60克,青油250克,混合涂搽。④烟末1份,加水5份,煮成红色汁,凉后涂搽。⑤苦参汤:苦参片250克,花椒60克,地肤子90克共煎汤,洗患处。灭疥油:硫磺3份、雄黄1.5份,滑石2份,植物油12份,共研末加油拌匀,外涂。⑥硫磺30克,雄黄60克,轻粉90克,冰片60克,研末,醋500克,浸7天后涂搽。

  混睛虫 牛混睛虫病是马丝状线虫的童虫寄生于眼前房的一种眼病。

  症状:虫体多侵害一眼,病初结膜充血,羞明流泪,眼房液稍混浊,能见到白细线虫游动,最后视力障碍或睛生翳膜,导致失明。

  治疗:开关穴针刺法(开关穴位于瞳孔下缘至黑睛下缘的中心):先将小宽针磨锋利(针尖角不宜过小,应在75℃左右),用白线缠好,露出一部分针尖。患畜站立保定,以手撑开患牛眼脸,看清虫体确在前房游走时,对准穴位,轻手急针,针尖斜向瞳孔直刺,此时虫体立即会被前房液冲出。个别虫体未出而被压在虹彩与角膜内壁之间,这时可用手指将虫体慢慢压向针孔,用民间眉毛钳或眼科镊子将虫体钳出。术后施以绷带。角膜针孔和前房液一般4~5天可恢复。角膜混浊多在半个月左右消退。

  新蛔虫病

  又称小牛疳积,蛔虫寄生于6月龄小牛的小肠内,引起下痢死亡。

  病因:小牛在胎内感染蛔虫的幼虫,出生后仅7~10天左右即能致病。症状:小牛泻肚,有时肚胀、消瘦无力。

  治疗:①槟榔、贯众、使君子、石榴皮、苍术、厚朴、神曲各20克,鹤虱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