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外资银行不大举进军人民币零售业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6:18:45
WTO规定的5年过渡期已过,2007年一部分外资银行就获得了人民币零售业务资格。但是,3年过去了,还是很少看到有外资银行招兵买马,扩增人民币零售业务门店,导致国内银行业还是一家独大,没有竞争?为什么?难道是他们根本看不上我们老百姓的那一点小存款?那为什么国内银行又到处开张扩张?请教一下。谢谢!

首先,外资银行致力于我行高端市场客户群体,确实也不会关注老百姓的钱。这一点楼住判断完全争取。高端客户接受电子化帐务处理,服务于此,不仅成本低,且收入高。银行70%的利润实际仅来自30%的客户群体——高端的个人客户和对公客户。外资银行正在与我国银行竞争高端客户群体,而且在高端客户的国际结算和代理方面很有优势,不论是对公还是对私。
再者,国内银行到处扩张,其实近几年也少了,更多是在24小时自助银行方面布点的竞争。对于网点的建设而言,在城区主要是调整而不是新增,在郊区农村商业银行及信用社确实是在增加网点,因为当地客户不习惯ATM,同时也是为了支持农村就业问题。
就中国市场而言,庞大的个人客户群体的主流仍是普通百姓,因此,国内银行作为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还是要服务大众的。

不是他们不想扩张,是国家不让他们大肆扩张,中国的中小银行太多了,所以给外资银行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现在外资银行也可以去储蓄,但是收费比国内高很多,并且门槛也比较高,现在外资银行主要是做国际理财产品,大额商业贷款以及大额个人存款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