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21:18:13
大同社会和与他相对小康社会比较有何特色?

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比较,透视儒家文化的独特性

儒家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帝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者,不必为己;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是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儒家小康社会:
大道之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如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同社会类似共产主义社会,但比共产主义社会更合理;小康社会比社会主义社会更现实,更可操作。
儒家大同社会,可欲不可求;小康社会是个理想的现实社会,可欲可求。

“道〉德〉仁〉义〉礼,是境界越来越差了”吗?非也!
有人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顺序中道〉德〉仁〉义〉礼,是境界越来越差了。本人以为非也!
现在以交通规则为例证明“道〉德〉仁〉义〉礼”不得已而进化之必然结果,与境界高低没有任何牵扯。

一个人在广阔的原野奔跑,那是个道的世界,可以没有任何规则可言,但是当伴随着人数的增多,一个人的无拘无束的时代也将完结,而且是必将完结,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是不得已必然结果的描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才可以享受道的管理,而到了泱泱大国只能由礼管理的礼制社会。

很难想象没有交通规则,我们现代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城市。

现代人,只能以小国寡民的心态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以礼规范各自的行为参与生活。

解老不能靠文字训诂,否则你只能成为堆积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