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2:51:08
椭圆轨道时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的吧

这里“绕地球飞行”指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理解一下先)
准确理解为:第一宇宙速度既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又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发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时,卫星为椭圆轨道,这就意味着轨道上有近地点和远地点,在近地点速度很大,超过第一宇宙速度,在远地点速度就较小,这种非匀速率的椭圆轨道上,不存在绕行速度的概念。
在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上讨论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速度,自然是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时速度最大,即7.9km/s。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如果物体发射的速度更大,达到或超过11.2km/s时,物体将能够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行星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11.2km/s这个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因为当它的速度大于第五宇宙速度时,它将会飞出地球轨道。这是离心力的作用。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时,它将会慢慢地靠近地球,直到坠毁。

如果卫星的速度再大的话便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好像是逃逸速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