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或证明“道德或不道德就是大多数人喜 欢或不喜欢的东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7:50:59
考试15分的分值
不要一句话的解释
字数要够哦~
在线等
字数700左右

都是放屁,道德的底线和准则就是相互尊重,平等,不侵犯对方的合法权利和财产!从古到今,道德一直在变,但是基本底线没有变,而且道德在多方面是在进步的,而不是倒退!
所以说“道德或不道德就是大多数人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就是个屁,哪个老师出的垃圾题目!根本没有点到本质的东西!
你把我的观点和老师讲,你看他怎么反驳!

“道德或不道德”就是“大多数人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证明道德是大多数人喜欢的东西, 不道德是大多数人不喜欢.道德是社会化了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默认的行为规范,它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只有个人存在喜欢或不喜欢,那不起决定作用.
阐述“道德与否同人数的多少没有关系吗?即使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持有某种道德立场,它也可能是真正道德吗?然而如果道德始终是历史的或相对的,那是否已经在根本上瓦解了道德?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是道德的.
(1)不同社会群体不同个体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观点是相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而不是绝对统一的.这里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社群不同个体所作所为乃至其一切信仰所赖以存在的动力基础是有所差别的.按照道德相对主义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不存在客观的是非标准
(2)人们的道德信仰千差万别,关于是非对错问题,不仅难以达到一致的意见,我们有时甚至以为根本就不可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我们常常认为道德是一种纯粹主观上的问题.这可谓是道德相对主义的基本内容.在道德相对主义者看来,道德只不过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道德信仰能力
(3)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社群之间的文化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很自然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也常常是大相径庭.我们常常会对一些伦理道德进行评判或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而对于自己所持有的道德规范却深信不疑.实际上,当我们运用自己的这套伦理教条去对他者的道德进行评头论足和说长道短之时,也许真的有必要对这一做法的合法性及其价值关涉进行深思熟虑,也许我们真的有必要反躬自问:如此这般的道德评价是否可行?在现实生活当中,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事易时移,有些情况下正确的事情,换了环境可能截然相反.

道德和喜欢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就是”如果是等于的意思,那么大多数人喜欢睡觉,就可以推出睡觉就是道德的;大多数人喜欢活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