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唐诗宋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3:47:49
按自己对唐诗宋词的欣赏和了解,概述我理解到的唐诗宋词……
“我”眼中的唐诗宋词应该是你的看法感觉而不是赏析,赏析太生硬了,太书面化。可以在自己写点东西吗?急急急!!!谢谢哥哥姐姐们啦……

我眼中的唐诗是一座微微丰碑,她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
我眼中的唐诗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刻写历史,她刀刀见血;鞭笞黑暗,她字字带累;思索人生,她笔笔入理;憧憬光明,她声声不倦。她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是千里莺啼的锦绣江山卷,也是宫廷王朝的血雨腥风图;她的大漠孤烟,她的塞外鼓角,她的新坟旧鬼,她的金凤玉露,她的浅唱低吟,她的悲锵豪歌,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每每习读,仿佛置身其间,边塞风情,蓝天绿野,湖光山色,春花惹眼,柳丝如烟,尽情欣赏,恣意徜徉,不觉忘了窗外的浮躁语喧嚣。轻轻吟哦,则更觉妙趣,字清句圆,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珠玑有声。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李白的浪漫飘逸、真率自然;杜甫的忧时伤世、深刻沉郁;白居易的深刻浅易、明白晓畅……

我眼中的宋词是寂静的。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 ,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这是一阕满是落魄意味的词。在黄昏的灯映亮整个黑夜的寂寞时,高楼下离别的词人 ,却在华丽的背景下走向寂灭。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相遇带来了生命中最温暖的韶华离别让记忆零落天涯 ,留下了一份缠绵的恒久,挥一挥手 ,让心意缱绻,落红阵。亦如秦少游灯火阑珊处的相思,高楼已望断 ,寥落行宫却再也无佳人倩影 。
寂静,是秦少游笔尖流泻的诗章
温柔,一地苍凉。
我眼中的宋词是伤感的。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
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反被无
情恼。”
如是。此般清扬婉约的小调 ,想来
应是秦少游的手笔。但看看作者 ,竟是苏轼——以豪迈而著名的苏轼。
这应当又是一场黯然伤神却又美
好如斯的爱恋。春暖花开,赶路的书生
路过一户朱门半掩的庭院 ,清亮矜持的
琴声破了三月云彩四月天,想那是待字
闺中谁家的小姐,才貌双全温柔善良。
于是这些微妙的情愫,日渐成为京
都无限繁华之下的长相思。化作流年偷

换中一句 “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