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犯罪率高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29:01
但是大学还是不怎么和谐 .犯罪率不是指小范围的,懂吗2楼,是整个的,小范围有些真的不好弄

平安浙江 降低了浙江的犯罪率
  [日期:2009-06-02]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全省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连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信访总量、群体性事件、刑事发案的起数,连年全面明显下降;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指标,连年实现“零增长”……
  2004年5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铺就了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之路。

  关键词:“第一责任”

  现象:经过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义乌市、温岭市去年达到了平安市标准。有的市、县(市、区)曾连续3年达标,去年却被刷了下来。还有个别地方,至今还没有拿到过平安牌子。

  解读:2004年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重大决策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了“贵在落实,贵在坚持”的重要指示。建设“平安浙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绝不是凭一日之功、一时之力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

  落实与坚持,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酝酿提出和建设“平安浙江”时,就多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浙江召开的第一次大会就是建设“平安浙江”电视电话会议。

  我省建立了一套以大平安、重结果、动态性为主要特点的浙江特色平安考核体系。如今,全省各地、各部门都建立起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平安创建网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相关部门共同抓、干部群众参与抓”的平安创建格局。

  关键词:“大平安”

  现象:前年,平阳、定海等地在全省率先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经过总结完善,如今已发展为《浙江省县级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

  解读:从提出建设“平安浙江”之初,省委就明确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牢固树立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地建设的“大平安”新理念。

  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安全权益是人民群众最重要的利益。只要对社会和谐稳定和群众安全感有影响,不管是社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