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科学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1:10:09
很早以前,我在一个科普节目上看到一位科学家这样总结了科学的两个特征:

第一,科学现象具有必然性。也就是说,科学现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必然发生,不存在可发生可不发生的情况。比如光经过有质量的物体的时候,其传播轨道必然发生某种弯曲。区别仅仅在于发生弯曲的程度大小。如果科学的这个属性不存在,那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成立。

第二,科学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几百年前伽利略让一轻一重两个球从比萨斜塔上一起坠下时,二者同时着地。现在我们去做这个试验,得到的也肯定是这个结果。

我对科学的这两个特征印象深刻。只是最近我把它们运用在历史学习上的时候,却觉得有点不对劲。

首先,历史具有必然性吗?杜牧评价项羽时这样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说明项羽是有可能改变败给刘邦这一事实的。其他历史事件存在的假设更是不一而足了:如果当年吴三桂没有降清,中国历史会怎么样发展?如果当年吸特乐专心攻打苏联,是否会避免第三帝国倾覆的命运,甚至最终与英美结成同盟?

至于历史的可重复性,那就更不可能了。也许有人会以拿破伦侵俄失败,吸特乐侵苏也失败来作为历史重复性的佐证。但不要忘了,这两次入侵战争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实施的,不能视为同一个事件。而且很多时候,一次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给下一次尝试带来经验教训,虽然重新尝试也许也还会失败,但失败的原因却可能是不一样的。希腊哲言:人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似乎也在论证着历史的不可重复性。

那么,历史与科学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请解惑。谢谢。

历史和科学没有关系。
历史学是科学的分支。
我们通常学习的是历史,你无法感受到它的科学性。当你上升到历史学的时候,你会自觉的用科学去解读历史

科学是实证主义的,是可以通过实验推导并验证的。

而所有的科学都是经验的汇集,这些经验本身就是历史的积淀呀。科学是历史这条大河中孕育出的能被人所发现和体悟的所谓真理。

历史是中国甚至世界的永久来写的,而科学是现代也是自己动手实践来完成的

历史学是科学。它的科学性的一般根据有二: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二是它所承担的任务。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仅凭这两条,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一门学科的科学性的一般判断根据是:(1)“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因为只要客观实在的东西,才可能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2)它“必须是旨在探讨对象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历史学显然符合这两层要求。

科学就是力量 知识改变命运 智慧改变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