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草船借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4 04:19:30
为什么说草船借箭的技术上是无法达到的呢,请解释一下
我认为三国历史上有相似的事情,但不是在赤壁之战
不,虽然陈寿的三国志是正史,但也有靠不住的地方
详情见易中天品三国

有类似事件(例如孙权),但是真正主动用草船借箭(连箭都要找对手借,怎么打得赢)的傻子是不存在的。
首先草船借箭就算能成功也是治标不治本,不可能解决缺少箭的问题
其次风险太大(对方杀出来怎么办)
然后要求太高(有雾,对方不能杀出水寨,不射火箭,能在船翻之前调转方向等等)
最后别当敌军是傻子,人家没有探子?不会觉得古怪?

真正的“草船借箭”是孙权借的箭,不是诸葛亮。在《三国志》里有记载。易中天的说法也不一定对。对于平衡问题,是孙权看到一面倾斜后,调转了船头,于是另一面也中了许多的箭,这样,船就平衡了。

发生在孙权,但没那么多箭。
草人在船上放那么多已经很沉,再加上那么多箭绝对要沉的,大雾的天气放火箭不易燃,但是燃起来也是不可设想的,难道还要在每艘船上配备一个浇水的人。

品三国里有太多的易中天的观点,最后诸葛亮也没啥伟业。草船借箭,说孙权或诸葛亮干的,都是重要人物,谁能轻易去冒风险。曹操也不是傻子,战船来一定要用火箭,曹操熟读兵书,不会不知道的。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