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文学作品是快乐还是悲伤的结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0 04:19:29
有人说,最好的文学作品是眼泪和悲伤的结晶

有人说,次等的文学作品才是悲伤的结晶,高等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幸福的结晶

文学家能不能打败自身悲剧命运

请高人赐教,小女子不胜感激
我提高了悬赏,对于文学的悲剧性是不可解脱的么,亦有创造出世界珍品的幸福的文豪。有时文学青年们似乎总是忧伤的,这真是难以解答的问题

人类往往对悲伤的情绪印象深刻,但是文学作品更多的是生活的积累,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或者对现实的理解等等,因此不能单纯的以悲伤或者幸福来定义文学作品的好坏优劣,更多的应该是人们是否能才他的表达里理解他,能够给人触动的作品才是好的,无关情绪好坏。
这是我一点粗鄙的看法,但博一笑!

补充一点,什么是文学的悲剧性?没有悲剧的文学,只有悲剧的作者,所谓的文学青年的忧伤,更多的只是无病呻吟的惨不忍睹。四十五度角望天,泪流满面就是悲伤吗?现在好的文学作品少啦!哗众取宠的多了,以往好的文学家似乎真的带有一些悲剧色彩,我觉得更多的是因为文学家对事情的看法更敏感,一点点小的波动可能就会引起很多的想法,猜测等等,对现实的不满可能会造成心理的压抑,情绪会出现悲观的一面。
但是大多数的文学家都是积极的,诗词歌赋也大有豪迈之式,总之还是那句话,没有悲剧的文学,只有悲剧的作者!

前喜后伤情理遍章

真实而不失理性,符合事物发展逻辑。
像《药》中的血馒头,是悲剧结尾;像《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是觉醒的方向发展,是饱含快乐和希望的结局。只有符合这样的要求,客观不失公允的书写真实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耐读。
果如此:悲伤有理、快乐无罪。

最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可以穿透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像莎士比亚的作品。像一些我们常听人推荐的名著。像中国的四大名著。不管什么时间与年龄,作品越读越有味道。而不在于眼泪与悲伤这样比较局面的定义。

而作家的命运与时代,以及本身的性格有关,作家背负的时代使命越重,本身所受到的压力就越重。

若要从作者是否悲伤或幸福上来讲:单一部作品从很大程度只是反映了作者在某一个或一段时期的这两者的状态。

悲情作品的作家可以成为有个性的作家,幸福的作品的作家也是如此。

而集大成的作家,应该是两者兼之,有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以及健康的世界观。

看看这些你就明白了:
卓别林,岩井俊二的电影
欧亨利,巴金的小说
晏几道,顾城的诗
孔庆东,韩寒的杂文

最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成长的文学,只要他在进步,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