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勤;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6:38:00
此文出处,典故。
一定要详细、准确。
此文改成现在这个版本的是谁改的?文章名?

首先你打错了应该是“五更起”而不是“五更勤”。。。。

这副对联的上联告诉人们,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用不着起早贪黑打疲劳战;下联仍然讲的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角度有变,是从反面说明"无恒"的危害,"一日曝十日寒"即平时所说的犯"冷热病"。这副对联从一正一反的角度,着重说明一个道理:学习要持之以恒。其实,我们干任何一项事业,都应该有恒心。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曾以此联自勉

一 曝 十 寒
出处:
孟子 告子∶「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释义:
1,《孟子》,为书名.「暴」是「曝」的本字,指在日光下曝晒.所以「一曝十寒」亦作「一暴十寒」.
2,世以「一暴十寒」喻治事求学无恒心,修养少而旷废多.
3,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十天再去做,怎麼能把事情做好呢
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的一种说法.

典故: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